今年三月那時一部引起大家討論的政治驚悚片 - 攻敵必救 (Miss Sloane),想必讓大家對於「說客 (Lobbyist)」這個角色就更加的有印象了。不過大家是否想過,說客 (Lobbyist) 這個詞的由來呢?
說客 (Lobbyist) 這個字或許一般人比較少聽到,也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讓人記得,但是換另外一個字,大家可能就會對它有些印象 - Lobby (大廳)。Lobby 在古文當中一直都是指「大廳、門廳、大堂」這樣的意思,大概是從16世紀開始就是一直被這樣的使用者,它的樣子可能是開放的、或者是室內的環境,但是主要的共通點大概就是頭上是有天花板遮著的。所以現在我們常常會聽到旅遊入住飯店時,領隊向大家說:「半個小時後,請大家記得要到 lobby 來集合哦!」、或者是「我到你們公司的 lobby 等你下班。」這一類的用法。
大概就是因為 Lobby 太好用了,提供了大家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空間,而且又不需要正式的坐下來開會而讓人感覺壓力;因此漸漸的,許多需要溝通的事務,就能在從此地移動到另一地的過程中,在門廳、大堂這些地方快速的小聊一下 (或者是有些不能被拿到抬面上那種得要掩人耳面的事,也能在這種比較吵雜、不會被偷聽到的地方聊聊吧?)。所以,這樣的方式成為流動在政治人物之間擔任說客的人很常使用的溝通方法,因此很快的,在大概17世紀左右就有文獻開始記載著用「Lobbyist (說客)」來形容負責遊說工作的人。
例句:Lobbying is about foresight...about anticipating your opponent’s moves and devising countermeasures. (遊說重點是洞察先機,預測敵人動作並設計對策)
例句:A conviction lobbyist can't only believe in her ability to win (一個被定罪的說客,不僅只相信自己取勝的能力。)
下一次如果看政治相關的電影,不妨仔細練練聽力,找找看是否有聽到 Lobbyist 這個詞吧!
Chi。季 - 你的個人品牌訓練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