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Saturday 27 June 2015

[English Skills] 英文小技巧 - 有「愛的把手」才是真愛


潮流這回事總是每隔幾年就又重新回溫的熱了起來;夏天到了,在大家準備開始練肌肉時,網路重新出現了這種類型的文章:「肌肉男掰掰!現在最受歡迎的可是『啤酒肚男』」。

這讓我想起有幾個可愛的英文單字可以分享給大家!

I. 肌肉男篇

當我們想要形容某人滿身肌肉時,大家會想要怎麼組裝句子呢?He is a muscular man. 或是 His body is full of huge muscles?

其實,可以簡單用 he is BUFF. Buff 是從水牛 buffalo轉變而來的。現在的 buff 在字義上仍有水牛的、水牛皮革等相關意思,但是在形容詞的口語字義上,亦有形容滿身肌肉那種類型的魔鬼筋肉男。

從以前很紅的馬甲線或是去年開始突然爆紅的人魚線…網路上有許多專家都有分享這些字的英文怎麼說。所以這裡就簡單再幫大家複習一下:

腹部肌肉這一區叫作 abs (不是車子上的那個abs哦!),而想要擁有漂亮的馬甲線也不用擔心要去查馬甲這兩個字怎麼講;這其實是我們中文自己發展出來的用字。馬甲線的英文很簡單,就是firm abs (結實的腹部肌肉),如此而已。

而近年來比較紅的人魚線,其實聽說只是當時有個廣告當中有人魚,身上的線條極美,上到台灣的媒體後,那個美麗的線條就直接被簡稱為人魚線了。
它的全名有很多種,比較多人叫它 Apollo's Belt (太陽神的腰帶)、也有人稱它為 Athlete's Belt (運動員的腰帶)、或者也有人稱它叫 Adonis Belt (神話中的美少年)。可想而知,這些詞都是由於主角們的身材都很養眼才能被拿來當代名詞。

不過,歪國人名字那麼長,很難記啊!

不要擔心!其實大多數人,都是直接簡稱它叫「V Line」(也就是V型的線),怎麼樣?這樣就好記多了吧!

今年夏天想好好練身材的各位,也可以學一下怎麼形容這些身體部位嚕!


II. 啤酒肚男篇

有小肚子也別擔心,我們總是給人滿滿的安全感啊!

基於肚子上的肉肉呈現團結力量大的樣子,當然就不容易出現什麼線什麼線這種類型的用字。想必大家對於啤酒肚這個字的英文就比較容易想像 - Beer Belly,是的,完完全全就是照字面上直翻。Beer belly 當然不只能形容有肚子的男人們,其實,口語上想形容某些物品中間較寬胖的樣子,也是可以直接說 its beer belly (它的脾酒肚 - 指這個東西的中間胖胖處)。

所以有肚子的我們,這些字可以應用的範圍可比肌肉先生們多的咧!

那騎機車時,我們一直扶著前座胖胖男人的腰間把手那團肉怎麼講呢?

Love Handles!

沒錯,因為是抱著的時候,雙手直接放著如同抓著把手那般的腰間贅肉;幸福肥過後還是能滿足抱著胖胖身材的那種真愛,就是可愛的「愛的把手 Love handles」!


不管是肌肉男們,還是啤酒肚男。挺直腰桿讓另一半們都有幸福的愛的把手才是最好的真愛嚕~

Saturday 20 June 2015

[Business Tips] 管理撇步 - 職場小人記


「我的天啊,今天主管竟然跟我說,因為他不確定我是不是有正確學到產的品重點,所以要我每次跟客戶講電話時都叫他在旁邊聽耶!我這個已經做業務三四年的人,這支產品我也已經接手一段時間了,他竟然要評估我是不是能跟客戶用正確的講話方式介紹產品…」

我的客戶一邊吃點心一邊這樣跟我抱怨著。這讓我想起前一陣子大家在網路上轉貼分享的十張圖區別「壞老闆」與「好老闆」之間的明顯差異,或者,應該說,是壞上司與好上司之間的差別。因為我們的直屬上司常常扮演著比老闆更有影響力的角色,包含他們如何帶人; 如何反過來向老闆說明你的表現,都直接影響著你在他人眼裡的評價。

這篇文章中的十張圖,都是一些在帶領員工時常常會犯下的盲點與錯誤,而第二張圖就是我客戶直接感受到的 - micromanagement (微型管理)。這個詞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管理字眼,從字面上其實不難感覺得出它想表達的意境,就是連微小細節都要管理監控的意思; 這樣的管理,常常讓下屬因此綁手綁腳無法發揮。

我們在職場環境中,或許都會遇上這幾種類型的職場小人,讓人頭大又常常礙於角色位階而無可奈何:

1. 微型管理: 如同前段介紹的,這種小人總是因為放不下心,懷疑下屬能力而頻頻插手每件小事,或許你的桌上應該如何擺放文件他都有意見。Email中一個無傷大雅的字,也可能被挑剔,認為沒有照他的方式下去寫就不夠完美。甚至到最後成為拼命插手的救援大隊,而不是強大的支援後備軍隊; 企業教練 Marshall Goldsmith 也在他的書中提及 「支持,而不是救援」的觀點,提醒能力很強的經理人更要在支持與救援之間小心拿捏好尺度,才能在微型管理與無為而治這兩個極端之間成為好的主管。

2. 傲慢自大: 走路沒有走在他的左後方表示你不夠尊重、他來找你說話沒有立刻站起來接旨就是不懂禮節。或者是講話總是帶著輕視感,永遠說著你要這樣你要那樣做,而不是我們應該這樣我們可以那樣做。甚至總是吹噓自己功勞或在他人面前將下屬的努力全歸為自己的成就。

3. 無為而治: 或許一位非常中庸無為的主管似乎讓人感覺很自由無束,事實上, do nothing (什麼事都不做)的主管,也很折磨人。他無法在需要領導下屬時展現帶領的能力,也無法在需要之時為下屬承擔責任。這樣的無為,不只無法讓有能力的人適時得到主管的推薦,甚至沒辦法讓整個團隊有整體的向心力。

4. 愚笨之人: 能力不足與愚笨之人,也是職場小人的代表之一。許多主管幾乎都是因為年資而佔到如今的位階,只是,仔細檢視才會發現,此人的戰績寥寥無幾。這類型的人,大多平靜無事,但在真正出問題出狀況之時,就會顯露出無能的那一面。例如客訴時除了對不起與抱歉外,完全無法當機立斷的提供補償措施,甚至無法運用位階優勢準確的下指令解決問題。

5. 伸手牌與推手牌: 同事之間其實也很常有這種類型的人,要是剛好此人是直屬主管,那就更讓人感到無望。有需求時,總是不經分析思考處理,立刻將email直接轉寄給下屬要他們處理解決; 這種伸手牌人會在需要任何報告文件時直接叫他人製作交差 (然後可能還驕傲的說:這是我搞定的!)。相反的,推手牌則是在出問題時立刻反駁說是其他部門的人在前段沒有處理好,所以接手之後當然也做不好; 甚至是反過來告訴客戶他們不懂所以做錯…(當然,某些客戶也是需要教育的,只是這又是另一塊應該討論的主題了。)

職場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畢竟一種米養百種人,辨識清楚自己周邊有哪些職場小人後,我們更能拿捏好自己的生存策略。當我們成為主管時,也要適時提醒自己別成為這種職場小人讓同事詬病; 同時,還要不斷進修,讓自己能夠一直擁有能夠帶人的領袖特質。

你身邊的職場小人是什麼類型的呢?

Monday 15 June 2015

[English Skills] 英文小技巧 - 雙語菜單夠完整嗎?


對於常常需要帶外藉朋友在台灣東奔西跑的人們,大概同樣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台灣一大堆指標都沒有中文對照?」

雖然英文一直不是台灣的官方語言,但是,路上的指標中,大一點的字還是有英文對照的。路上停留的店家,也有許多店員能友善的提供英文服務 (就算不是道地英文,但是,能溝通就是好事!)。

不過…也有蠻多能提供英文菜單的店家…卻給出了這樣的菜單:

中英對照的英文菜單,有沒有真心想讓客戶看懂呢?
這種只有英文標題,卻無法讓客戶真實了解每道菜裡面有哪些東西?

更別說對一個中文完全不懂的外藉人士來說,有多想知道每道菜名底下那麼一大串中文是在寫什麼?畢竟看到整個環境都是自己不熟悉的語言就已經夠不安且有挑戰性了,當然會很希望終於有份自己看得懂的東西時,能夠盡量讀懂裡面是些什麼。

或者,照片中第二個選項的英文只寫著Club Omelet,到底期待外藉人士能從中了解這道菜到底是什麼呢?


像下面另外這張照片,夜市也難得有英文菜名,卻也同樣的沒有告知應該如果計價或是其他的介紹。


寫了菜名卻不告知客戶如何計價?這種中英菜單其實也不夠完善
* 註:皮蛋的英文真的叫 century egg / preserved egg / hundred-year egg / thousand-year egg 等說法。雖然它其實只需100天而不是真的一百年或一千年。但許多歐美人士其實超怕皮蛋的味道,所以才將它誇張化。


仔細觀察一下,你一定會再找到更多這方面的例子。

所以重新回到問題的原點,提供英文指標或菜單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讓人看懂自己該往哪裡走、該遵守什麼規定、或者是該點什麼菜嗎?
如果標示得不清楚,表示前來服務的人員需要有更高的能力來與對方溝通。
或者是造成路上因為看不懂告示牌而亂走的人更加混亂。

你們公司的菜單、網頁、介紹都只有英文翻一半嗎?
還是回到原點,想想最初的動機吧!


Sunday 7 June 2015

[Interview Skills] 面試攻略 - 面試大哉問


大部份的我們,對於應該如何準備一張漂亮的履歷表、如何裝扮自己的外表、甚至到如何準備一場美好的首次面試,可能都已經得心應手。現在網路發達,甚至可以找到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面試準備技巧大補帖。

我還記得有個接受我訓練的應屆畢業生,是個非常有主見與計劃的女孩;在幾次的上課後,帶來了一本厚厚的書 - 「面試問題集錦」,裡面分成個人基本資料、過去求職與求學經驗、未來計劃、家庭與個人生活這幾部份的問題與答題技巧、甚至還有面試後應該提問題問題集合。

其實這一切大概不外乎幾個大方向:
1. 在面試前做好該作的功課
如同二月那時寫過的一篇文章,關於如何在面試前當個小偵探好好的把對方的資料讀過一遍等技巧。對於準備面試的朋友們,也應該先對該公司有基礎的認識,才比較能確保自己所講的內容正好是對方需要或想要聽的。

2. 微笑、微笑、再微笑
不管是什麼樣的文章與密技,絕對都會提到這點 不論如何,都要記得微笑。就算回答不出來面試官所提的問題,也要記得面帶微笑。畢竟,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本來就沒有誰欠誰嚕。

3. 回答問題的技巧 包裝各種產業、職位與角色,提出來的問題都不一樣,當然不太容易有一本秘笈能把所有的問題都集結在一起 (除了網路上可能會有前輩們針對某公司、某職位貢獻集合出來的考古題)。不過,大部份的教學都會希望讓面試者學會利用包裝術,把不好的一面避重就輕的帶過,然後把自己的強項拿出來表現一番。 如果真的有興趣,或許也可以參考我當時分享外語導遊面試技巧的一些小眉角,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4. 回問問題
幾乎所的面試密技都會提供一些制式化的問題讓面試者準備拿來向面試官提問。這些問題包含客氣的了解公司的福利制度、薪資或獎金制度;以及公司對於個人教育訓練或職涯規劃等相關問題。

5. 感謝信
最後一定會要面試者在24小時內,主動撥個電話或是發封email給面試官說聲謝謝。這其中的技巧當然不是單純的只是禮貌,而且要提醒面試官你的特色,並且期待對方收到信的時候剛好心情很好,自然而然的在心中給你加一點分之類的。

以上這幾個項目基本上都已經是這些面試秘笈的陳腔濫調,我想大家其實也都聽到能背了。面試有沒有比較有人性的一面?有沒有不要只是這種機械式的回答呢?能不能問問看真正在這家公司工作的人到底開不開心?能不能知道有沒有什麼公司的不成文規定或是黑暗面那些東西呢?到底,面試只能說好話嗎?

事實上,國外就確實有在探討 面試官到底應不應該對求職者說出公司內部或這個職缺的一些真實面。

以前早期的職場環境比較保守,講出職場黑暗面這件事大概一直都是大家不成文的規定;求職者不問、面試官也不提,大家都自己想辦法從其他管道去旁敲側擊就好。但是現在的職場環境已經慢慢的在改變,事實上,就算面試官不說,許多人也都能在網路上彼此分享提醒;哪家公司表面講得很美好,其實內鬥嚴重、哪家公司披著外商的光環卻帶著台式小公司的氣度、哪家公司表面說得大方、給錢卻小氣到讓人吐血…這些小道消息,面試官不願意面對,自然有人會在網路上相互分享討論。你還覺得面試只能向求職者說好話嗎?

在輔導企業或求職者的經驗累積之下,我們都會向企業建議,適度的向求職者「含蓄」的說明該職位或公司的實際面,更能幫助求職者判斷自己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職場文化。我強調「含蓄」的原因是,面試的目的當然還是為了能夠深入認識求職者,可不是面試官的發洩場合;一味的吐苦水不只是嚇跑了求職者,更別奢望會有人因此喜歡與這樣愛抱怨的人共事了。

我們強調的「適度透露實際面」,目的是為了讓求職者不要只是活在「即將要有一份美好 / 外商 / 高薪 / 事少 / 離家近…的工作」,而是要將求職者拉回現實。畢竟,不會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有人離職就表示有一些讓人選擇離開的原因;縱使是新開的職缺,也可能會面對新角色而有尚未規劃安排完整的缺失。

面試只說好話嗎?

讓求職者早一點理解應徵職位的現實面,更能幫助其即早適應工作,甚至能減少因為實際工作與想像不同的落差感所造成的離職狀況。讓企業減少不斷尋找新進人員的辛苦、讓求職者早點適應工作、長期下來更有機會好好將企業與職能技巧作傳承。面試當然還是適時講出實際狀況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