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Friday 28 November 2014

[Personal Branding] 個人品牌 - 大公司小公司的迷思


常常很多職場新鮮人對於應該如何選擇公司而茫然,最常聽到的問題不外乎:
我覺得我英文不錯,想要進外商公司,因為這樣可以常講英文
大公司超棒的,錢一定超多
小公司這麼小,一定就是不太賺錢,這樣我進去了應該也沒辦法發揮”…

當然也有其他更誇張的問題畢竟對於尚未踏入社會的這些負有理想熱忱的年輕人們,這一切是讓人既期待卻又不安。

在自己親自待過外商公司、土生土長台灣工廠、大型跨國公司、小型貿易公司、代理商等等後寫下這些經驗,或許也能提供給年輕人一些方向。

大公司的迷思
許多人認為大公司一定有賺頭,事實上,薪資這種事,真的得依產業、依職務類別來分,並不能只因為它是大公司,員工幾百位就如此認定。
其實,大型公司的一個最大特點在於:制度與資源
越大型越複雜的公司,因為管理需求,一切都得制度化。所以可能會有分職等,每個職等的薪水範圍只有些微差異。能力再好的人,想要求加薪,那得要依公司規定走。

不過,好處則是,因為制度齊全,而且公司規模夠大,所以能提供的資源相對也較多。因此,能有機會不斷的利用公司資源多多充實自己,進而反饋給公司為公司效力。例如,廣達、3MGoogle、或Facebbook等大型外商公司就會每年規劃不同的教育訓練,讓員工們可以增進各式不同的知識。

另外還有一點,大型公司通常也相對擁有多一些資金來建構各式設備可以照顧員工,不過公司內有游泳池、有網球場、甚至有演藝廳,如果上層管理之下總是讓員工忙到根本無法使用,這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小公司的誤解
規模較小公司,不見得如同外行人所認為 - 因為事業穩定,所以錢就是每年固定賺那些,不會大漲也不會倒。
事實是,以台灣為例,許多中小企業,雖然都是很local的本國小公司,但是,他們handle的,可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零件供應。這些公司一方面受困於大部份年輕人想往外商、大公司跑的迷思,因此苦無傳承之道;另一方面,有些老闆其實寧願夠用就好,把多賺的錢分紅給忠實的員工們,保有小家庭般的經營方式,為了能夠穩定並且長期留住好員工們。

當然,反過來說,自然也會有大型公司所無法提供的專業教育訓練與資源。而這一點,通常得靠員工們自動自發去學習與補強。

所以我曾經待過一家只有少少約10人的小型貿易公司,但是公司老闆非常願意投資在員工身上,從各式的研討會、訓練課程、檢定證照、或是定期的英文訓練,只要員工覺得有需要,而且能夠提出來說服上司這些學習是有效並且能夠反饋回來於工作上的話,公司大多是非常願意投資的。

那英文這回事呢?
其實,據我了解,在台灣,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使用英文email溝通這回事,幾乎已經成為必備。所以,如果是以英文為考量點的新鮮人,倒是可以不用太擔心了。

不過,外商公司就真的常講英文嗎?

事實上,會有機會面對公司高層或其他國家分公司部門的人來訪而需要講英文,但是,機會其實可能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高。除非是那些已經待得夠久、能力夠好而爬上高層的主管們,才有可能三不五時有conference call 等需要長時間講英文的場合。只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已經爬上那個高層,英文能力應該也要相對被磨到某種程度了吧?

但是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就是因為公司小,每個人都得身兼數職,因此,當有外國客戶來訪,每個同事都可能說得一口溜英文呢!例如台南某個小外貿公司專賣工程零件,某季因為業績稍稍下滑,老闆一聲令下,所有業務立刻各自飛往自己負責的國家 / 區域去拜訪客戶每段旅程都只有自一個人,飛俄羅斯、智利、義大利、南非各式各樣,萬般精采!

大公司小公司、講不講英文、常不常飛出國開會出差這些話題,總是在我的學生口中聊起。其實,與其不斷追求那些所謂的外在迷思與盲目虛榮,我倒是常常建議新鮮人們 (或者是想轉職的朋友們),回到最初那個對工作有期許與熱情的自己,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後,再來判斷自己到底適合 / 想要 什麼樣的工作吧:

找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高薪、為了工作成就感?還是為了可以閒閒穩定就好?
這些都可以是理由,沒有對或錯。但要知道,想怎麼收獲就怎麼栽這個道理是不變的,極少會有超高薪但不忙不用做事的工作、為了理想或熱忱而衝的角色,可能剛開始薪水不高只能糊口

你希望能給公司什麼?
許多人總談論著 (尤其在面試的時候),希望進入職場後,能學得更多走得更穩但是,可惜職場不是學校,想從公司獲得栽培,就得思考著如何回饋給公司,畢竟,作生意的目的是要賺錢的,養一個只能吸收而無法付出的員工,遠比養三個保守聽話打一下走一步的員工還要讓人無法接受。


最後,還是要提醒,不論如何分析大公司小公司的好壞迷人厭惡之處,不要停止學習充實自己,才是讓自己隨時保有不被取代的最終之道擁有高價值的自己,才能有籌碼要求公司提供高薪、高福利以及對等的尊重。

Friday 21 November 2014

[English Skills] 英文小技巧 - These Days 與 Soon 怎麼使用才對?


當需要在告知他人我這幾天會跟對方聯絡這幾天會打電話給他這一類的用字時,習慣講中文的我們,常常會在英文的句子裡寫下:“I will contact them these days”“I will give him a call these days” 其實,these days在英文的使用定義,是指:過去的這段期間。因此,它指的是過去式的東西,並非上述的未來式。 以前我剛開始在與外籍主管開會時,一方面又緊張壓力又大,另一方面當時的英文真的不夠道地。當主管問到xx案子的狀況,我常常會順口說出:“It is currently xxxxxxx, and I will contact them these days”,然後就會發現,所有人愣了一下,主管便說:“You mean soon?”
 幾次之後,我才發現自己錯在什麼地方,原來,用上未來式will與過去式的these days,讓外籍主管們大大的困惑了 (如下圖所示)。



我們中文所謂的接下來這幾天,在英文裡,通常是用soon (近期)recently (最近)、或者是in the following few days / weeks / months (接下來幾天 / / ) 這類型的字眼來說明。因為英文在時間的描述上其實是很準確的,例如a couple of weeks,通常指的就是兩週左右 (因為couple是雙的意思)、或是in these coming days, 指即將到來的幾天內

而大家常講錯的these days,則是指過去的一段時間到現在,而且這段時間其實是可以拉到很長的過去,舉例來說:
最近常常下雨:It rained a lot these days (指較短期的最近)
平板電腦的市場需求一直在下降:Tablet market needs has been decreasing these days (指較長期的時間)


所以,下次需要英文報告時,記得要小心避免發生像我這樣的烏龍喲!


Friday 14 November 2014

[English Skills] 進階英文 - 舒適圈 & 個人空間?聽嘸?


前一陣子剛好在公共場所聽見旁邊的人在抱怨著前往某國出差,因為文化不同,感覺該國的人與人講話都貼得超近,讓人很不自在…對話大概是這樣進行的…

A:還是台灣人習慣比較好,排隊很整齊,也不會整個人都黏上來,很擠。
B:對啊!我上次去X國出差的時候,每次跟客戶走在一起,他們講話都靠我好近,我覺得好不自在。而且,等車的時候,這些人也都黏很緊,一直影響到我的comfort zone,好討厭!

聽到這裡,我不斷的在心中想著:Comfort zone?! Comfort zone?! Comfort zone?!

原來,有人會把comfort zone與personal space搞混。

會混淆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當有陌生人靠得太近讓人不自在時,我們會聯想到,這讓人uncomfortable;只是,英文所謂的comfort zone,其實意義完全不同喲!

Comfort Zone
大概是在十幾年前開始流行的,是由專家學者研究出人類總是有習慣待在自己在安心的環境,拒絕挑戰與嘗試的心態,進而發展出來的專有名詞。如果要以中文的解釋,我會把它稱作“舒適圈”,也就是成語“以逸待勞”裡所呈現的“逸”。

大部份時候,如果我們已經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一定的滿意度,通常都會希望少點變動。因為變動代表不確定性、代表要改變生活型態、代表風險…

只是,很多時候,接受挑戰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更豐碩的成果。

所以學者用了以下的圖來表示comfort zone,提供給大家參考:
圖片來源:http://jonroumain.com/stepping-outside-comfort-zone/


Comfort Zone:個人舒適圈
Groan Zone:伸吟 / 慘叫區 - 指的是面對變動與挑戰時的陣痛期
Growth Zone:成長圈 - 指的則是挑戰成功後學得新技能而更成長








另外一個詞,其實才是當初那對陌生人想要強調的,叫做personal space - 個人空間。

這個名詞的定義相對的簡單許多,指的單純就是每個人自己對外人靠近時的安全範圍。如下圖:
圖片來源:http://www.almostsavvy.com/2009/04/06/is-there-such-a-thing-as-virtual-personal-space/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安全區,能站得近的是夠親密的家人朋友,遠一點的則是單純安全的社交範圍。

所以,comfort zone 與 personal space 指的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喲!可別搞混出糗了!

Thursday 6 November 2014

[Business Tips] 管理撇步 - 閃開!讓專業的來?!


*文章經過潤飾後刊登於「台南都會報」第22期

有個小小的夢想從小就一直在我心中 - 開一家咖啡廳,一家可以讓大家窩在一個安靜角落看上一整天書的小天地。可惜我一直沒有去實踐這個夢想;想偷懶的時候,甚至只要想起開了咖啡廳,我就再也沒有“週休二日”這件事,就忍不住退卻了…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在網路上看見別人批評著哪家店的服務不佳、態度不好…等等的狀況。三不五時也有許多人跳出來請批評者尊重專業。冷靜想想,我們的生活,還真的得感謝這些願意付出大部份的人放假休息的時間來服務我們,所以我們網購的東西可以5小時到貨、半夜買的東西今天上午送達、星期六日還能到銀行辦事、中午休息時間有人煮咖啡…

有人付錢有人提供服務,大家當然是各取所需。只是,別忘了,這些所謂的“服務”,都不是那些排得上榜的高收入職缺;這些人,付出了他們的專業,確實應該得到他們該被尊重的基本對待。

畢竟,生活上的每一個小角色,都有他們的專業。換成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在沒有菜單、電腦系統的情況下,2分鐘內記得8個人所點的早餐?而且還要照順序,不然客人會生氣為什麼別人比較晚點卻比較早拿到餐;還要記得有人的飲料要去冰、有的要少糖…

我們也可能沒辦法在忙不過來的情況下,突然長出6隻手要擦那桌的桌子、要送這桌的餐、要找A客人錢還要外送…或者是在大排長龍的便利商店,要結帳、要取貨、要微波、還要煮咖啡…太慢還會被客人譙…

就連B2B的產業也一樣,我們也不是每個人都懂行銷策略、無法完全了解出貨盤點、先進先出等流程、物流的配送、或者是業務談判採購議價的這些眉角。

這就是他們的專業。一分錢一分貨、使用者付費…還好,這些想法很幸運的慢慢在這幾年漸漸比較有人重視。

只是,反過來的。我們,都真的對得起這些自己所稱的專業嗎?

有多少人掛著行銷的頭銜,卻可能連一堂行銷基礎課程都沒有上過?多少人當上所謂的經理人,卻真的管理過哪個有成效的專案?甚至,那些稱號上寫著xx達人、xx老師,到底,又有幾位真的是專業?

選擇服務業,就得要練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記得抬頭看看每一位你接觸的客戶、記得給予微笑。
選擇當業務,就得學著厚著臉皮把冷場的會議聊下去,還要在閒聊中記得把能挖出來的資訊套出來,而且不讓客戶覺得我們討人厭…
選擇做行銷,就得讓自己看事情更全面化,從一個小動作就得聯想到後續全部會受影響的層面。
這些才是我們能直挺挺的站出來要求別人尊重“專業”,這才是我們的讓人心服口服的專業。
否則,讓人挑剔也只是剛好有機會再讓自己更進步而已,沒有藉口。

我的經驗是,學術背景固然可以不見得與之後所從事的行業相關 (雖然有相關可能可以上手得更快)。但是,不相關的話,資方更應該投資夠多的資源讓自己所聘用的人足夠稱得上“專業”,自己也更應該想辦法補充自己的不足,才能讓人對我們的專業認同。業界有許多開給專業人士進修的長中短期課程或證照,都是入門建立基礎知識的第一步。有基本的知識,才有機會更順利的在實做上表現,也才能在犯錯時知道從何下手去修正。

一陣子之前,我讀到了這篇文章,談論著主管、領導人員如果出了問題,團隊就一定會出問題。不管我們站在供應鍊裡的哪個角色,有經驗者也是有第一次沒經驗的過去,重點是,支持我們成長的資源是否足夠?你有沒有不斷的讓自己成長,還是一直在不進則退的潮流中?

如果我們不讓自己持續成長、學習、如果我們口中要求他人尊重我們的專業,但實際上自己根本一點也沒有專業的本事…;如果,我們的上層也不願意付出投資在那些所謂的“專業”員工身上。走一步算一步的實做練習,只是拿自己的客戶當白老鼠並且讓自己像無頭蒼蠅那般的事倍功半的走著而已。

專業,就是在自己所站的角色上,問心無愧、不違背自我原則與道德之下,提供能讓你客戶滿意的服務或產品。別忘了,在行銷的定義上,就算是內勤人員,每一個你每天面對到的上司下屬,都算是你的客戶,因為你的工作就是讓他們滿意,你才能拿得到酬勞。

所以,你專業嗎?我們一起努力進步吧!